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采撷 > 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时间:2023-03-26   浏览:1538

第25卷第2期

2013年6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25, NO .2 Jun .,2013

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王小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针对当代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于文化的重新定义。然而由于对于民众的过高看重和对现代社会的不清醒认识,伯明翰学派逐渐走向了文化民科主义的理论发展困境。认识到自身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派的先进思想,伯明翰学派一定可以走出理论发展的误区,再一次对世界文化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语境;符号;困境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3)02-0056-03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 ),担任伯明翰大学英语系教授的理查德.霍加特出任该研究中心的第一任所长,这一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初步形成。继霍加特之后, CCCS 所长由斯图亚特.霍尔接任,由霍加特和霍尔领导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发展迅速,该中心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从事当代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借助于油印版的"文化研究工作报告"和伦敦的哈奇逊公司来向世界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1979年理查德.约翰逊继任所长一职后,他引领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进行了新的领域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直到2002年该中心遭到解散的这40年里,伯明翰学派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性别等的差异背景下对当代文化进行了新的领域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观念,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伯明翰学派率先开始了对文化领域的研究,那么伯明翰学派对文化进行了怎样的新的界定?他们的文化理论发展到后期又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如何解决这种困境从而使使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能有新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从而对于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洞见。

一、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内涵

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清晰的判断以及对当代民众生存现状的分析,在批判与继承英国传统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伯明翰学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文化观念体系。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雷蒙威廉斯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社会秩序得以传达、再生产、体验和研究的符号系统。"(1)费斯克随后补充文化的

概念为:"将生产领域与社会领域联系起来的意义领域。"(2)"中国学者杨东篱综合这两种观点,赋予文化一个更加通俗易懂和精确的概念:"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符号系统。"(3)文化是如何成为联系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领域的一个符号系统的呢?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功用,我们必须对它的内涵作以清晰的理解。

(一)文化存在与物质生产形式之中

针对20世纪在英国普遍流行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威廉斯更加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完全将它们分离开来。他认为决定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文化处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结合点,所以可以说文化具有物质生产方式的特性。对此威廉斯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例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制度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地位,就必须兴建一系列统治机器:宫殿、监狱、学校、新闻媒体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同时除了这些,文化活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身边:电影制作、快餐文化、网络传播等等,人们都在积极地去参与它、享用它,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文化活动了,所以将它们称作一种物质生产方式是无可厚非的。

威廉斯的这种将文化看作一种物质生产方式的观点被伯明翰学派的其他学者所认同,他称自己的这种文化观点为"文化唯物主义"。这一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范式在20世纪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后来的文化和社会研究领域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3-04-12

作者简介:王小梅(1987-),女,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学与文学批评研究。

第2期 王小梅: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57·

 

(二)文化同时是表述社会关系的一个符号系统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方式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具有文化的意义。对于那些不太明晰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相对单一的社会观念伯明翰学派也看作具有文化的意义,那么这样一来,文化既包括了意识形态内的观念,又承载了意识形态之外的一些社会价值于观念。基于此,威廉斯将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扩大理解为一种表述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

伯明翰后期的代表人物费斯克对"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一概念给出了详尽的解释。符号的概念来自于索绪尔,"意符加上意指等于符号的三元关系,其中意符是一个有形体的存在物,可以是字、声音或是形象;意指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4)意符和意指二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符号这个完整的系统,其中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是意指。接着菲斯克又将意指这一概念引人文化中来,他认为意指又分为两个层次:外延层、内涵与神话层。意指的外延层表示某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简单的字面关系,比如水仙花、太阳花、月季花它们无非都是属于鲜花类;而在内涵层则表示了某一文化的具体价值,它所形成的意义都是意味深长的、评价性的,比如我们在购买鲜花时,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而购买水仙、月季中的一种;而神话层则是指一种文化所能够被大家接受的概念,比如一提到鲜花,大家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花开灿烂、香气袭人的景象。文化作为承载意识形态和其他文化意义的符号体系,它的意符层可以说就是涵盖了意识形态的文化,而它的意指,即外延层、内涵层和神话层则将处于意识形态之外的、无法给出准确定位的社会意义囊括进来。

以威廉斯、费斯克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对文化所作的这一新的意义界定,可以说它赋予文化以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意义,伊格尔顿给出了他独到的评价:"这种阐释的长处是特殊到足以意味着什么,但是又宽泛到足以并非高人一等。"(5)用通俗的话来说,伯明翰学派对文化所作的定义不仅使文化表现出了它本身所蕴含的文本性的、理论概念方面的含义,同时更加注重这种文本性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指,表现出文化的社会性意义和时代性意义。针对英国传统文化主义,伯明翰学派可以说是将文化从精英独享推向了普遍大众,使文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二、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发展困境

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赋予新的含义,他们将

更多的目光投射到社会大众身上,更加注重文化的社会性价值意义,于是他们进一步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兴起的通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俗文化生成于资本主义大都市之中,来自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平民的意识与价值观,依靠先进的传播媒介传播自己的理论。基于此,伯明翰学派便极为重视民众的地位与价值,过高推崇民众在文化活动生成中的重要性,过分贬低精英文化的价值。于是不可避免地,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点走人了文化民粹主义的误区。

作为当代文化研究的衍生物,文化民粹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研究倾向?吉姆.麦克盖根给出了准确性的定义:"由一些通俗文化专业学人所作的知识分子的界定,认为普通百姓的符号式经验与活动比大写的'文化'更有政治内涵,更费思量。"(6)由这一准确定义可以看出,文化民粹主义其实就是伯明翰学派过分看重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将精英主义文化撇置一边,只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文化的符号意义。这种单一的文化倾向是对民众的过分依赖与对精英文化的不信任,无疑具有一定的空想性,文化民粹主义的发展将伯明翰学派带人了空前的困境中去。

首先,对于文化本身来说,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民粹主义造成了对文化的精神内涵的偏离。文化对于人来说主要是为了宣扬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精神,通过对人内心的熏陶而达到教化人类、陶冶性情的作用。在伯明翰学派看来,文化的这种教化功能主要是精英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于是他们便对这种功能过分抵制,而只是极力夸大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生产、再生产的能力。这样一来,文化的意义便被无限度地消解,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也随之消失。

其次,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民粹主义对于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价值的盲目抬高也使得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逐渐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它原本所具有的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对于文化的研究确实需要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然而如果不合理地预设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价值分量时,这种文化研究就会脱离现实。伯明翰学派并没有客观地对民众创造的文化给予评价,"民众创造、生产的文化绝非理想的民众文化。"(7)普遍大众的文化素质还不高,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很多时候还是随意性的,不够理性,这样的文化对社会教化作用不大,对自身的发展更是没有多大的益处。同时民众创造文化也是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下进行的,他们无法摆脱资

·58·

本主义商业社会的控制,仅仅依靠自身的一点原生态的文化材料是无法拼贴成完整的文化的,所以这种受资本主义控制的文化无法实现彻底的批判抵抗社会的功能。

当这种文化观念脱离了现实之后,伯明翰学派便不能像前期一样能够以独到真实的眼光来对社会文化进行思考与建构了,这时的文化观只能成为大学课堂上空洞的讲授,而无法真正介人生活,对社会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反思,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者也都无法继续承担批判现实的社会责任。于是,不可避免的,伯明翰学派走入了理论发展的困境。

三、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该往何处去

由于自身所面临的严重的理论危机以及其他一些原因,2002年6月作为伯明翰学派理论基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被迫关闭。然而,学术研究并不会因为研究中心的关闭而终止,放眼未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应该寻求怎样的一条正确道路,来促使自我的文化理论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而发展呢?

任何一种文化理论如果走上末路,都是因为它无法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伯明翰学派要寻找理论出路,必须使自己的理论能够适合现阶段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实际,对文化的符号化特性给予客观的定义,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先进的社会文化理论,只有这样,伯明翰学派才能够从困境中走出。

首先,伯明翰学派必须自我反省一下,他们对于文化的符号化观念理解的支持材料是否过于片面呢?伯明翰学派定义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而这种社会关系正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意识形态分为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由于过分看重个体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伯明翰学派不自觉地将意识形态仅仅看作是社会个体意识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形态的一个层面,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独立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观点在这里可以给予伯明翰学派以启发,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体的表现形式在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它可以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态度和行动,以使他们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并胜任肩负的任务。"(8)所以,伯明翰学派在强调个体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的时候,还必须看到意识形态相对于个体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意识形态也会受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只有这样,伯明翰学派在观察问题时才会立足整体,而不只是局限于个体民众。

其次,伯明翰学派在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学派的优秀文化理论,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立足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实际,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统治下的社会给予了清晰的洞见,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机械复制主义等方面对当代文化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释,这些观点都可以对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启发。伯明翰学派应该在借鉴这些优秀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待民众在文化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民众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缺陷,再依据具体的社会现实,沿着自己的文化研究道路继续向前,这样的话伯明翰学派一定会客服自身理论发展的局限,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继续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伯明翰学派自成立以来,它在文化、通俗文化、亚文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文化观念对于世界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意义。然而由于伯明翰学派对于民众的过高定位和对社会的不清醒判断,使得他们的理论逐渐走向困境。不过如果伯明翰学派能够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所在,对社会给予准确的判断与定位,借鉴其他学派的优秀思想,伯明翰学派仍旧可以走出当下所遇到的困境,再一次走向世界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前列。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Raymond Williams . Culture [ MJ . Collins : Fontana New Sociology Series .1981:13.

[2]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M ].李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2.

[3]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106.

[4]约翰·菲斯特.解读电视[ M ].郑春明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27

[5]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 M ].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6]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 M ].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7]杨东篱.伯明翰学派与文化民粹主义[].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09,3.

[8]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M ].顾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205.

第25卷第2期

2013年6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25, NO .2 Jun .,2013

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王小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针对当代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于文化的重新定义。然而由于对于民众的过高看重和对现代社会的不清醒认识,伯明翰学派逐渐走向了文化民科主义的理论发展困境。认识到自身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派的先进思想,伯明翰学派一定可以走出理论发展的误区,再一次对世界文化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语境;符号;困境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3)02-0056-03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 ),担任伯明翰大学英语系教授的理查德.霍加特出任该研究中心的第一任所长,这一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初步形成。继霍加特之后, CCCS 所长由斯图亚特.霍尔接任,由霍加特和霍尔领导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发展迅速,该中心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从事当代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借助于油印版的"文化研究工作报告"和伦敦的哈奇逊公司来向世界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1979年理查德.约翰逊继任所长一职后,他引领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进行了新的领域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直到2002年该中心遭到解散的这40年里,伯明翰学派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性别等的差异背景下对当代文化进行了新的领域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观念,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伯明翰学派率先开始了对文化领域的研究,那么伯明翰学派对文化进行了怎样的新的界定?他们的文化理论发展到后期又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如何解决这种困境从而使使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能有新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从而对于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洞见。

一、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内涵

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清晰的判断以及对当代民众生存现状的分析,在批判与继承英国传统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伯明翰学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文化观念体系。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雷蒙威廉斯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社会秩序得以传达、再生产、体验和研究的符号系统。"(1)费斯克随后补充文化的

概念为:"将生产领域与社会领域联系起来的意义领域。"(2)"中国学者杨东篱综合这两种观点,赋予文化一个更加通俗易懂和精确的概念:"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符号系统。"(3)文化是如何成为联系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领域的一个符号系统的呢?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功用,我们必须对它的内涵作以清晰的理解。

(一)文化存在与物质生产形式之中

针对20世纪在英国普遍流行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威廉斯更加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完全将它们分离开来。他认为决定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文化处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结合点,所以可以说文化具有物质生产方式的特性。对此威廉斯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例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制度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地位,就必须兴建一系列统治机器:宫殿、监狱、学校、新闻媒体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同时除了这些,文化活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身边:电影制作、快餐文化、网络传播等等,人们都在积极地去参与它、享用它,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文化活动了,所以将它们称作一种物质生产方式是无可厚非的。

威廉斯的这种将文化看作一种物质生产方式的观点被伯明翰学派的其他学者所认同,他称自己的这种文化观点为"文化唯物主义"。这一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范式在20世纪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后来的文化和社会研究领域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3-04-12

作者简介:王小梅(1987-),女,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学与文学批评研究。

第2期 王小梅: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的反思与展望  ·57·

 

(二)文化同时是表述社会关系的一个符号系统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方式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具有文化的意义。对于那些不太明晰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相对单一的社会观念伯明翰学派也看作具有文化的意义,那么这样一来,文化既包括了意识形态内的观念,又承载了意识形态之外的一些社会价值于观念。基于此,威廉斯将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扩大理解为一种表述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

伯明翰后期的代表人物费斯克对"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一概念给出了详尽的解释。符号的概念来自于索绪尔,"意符加上意指等于符号的三元关系,其中意符是一个有形体的存在物,可以是字、声音或是形象;意指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4)意符和意指二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符号这个完整的系统,其中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是意指。接着菲斯克又将意指这一概念引人文化中来,他认为意指又分为两个层次:外延层、内涵与神话层。意指的外延层表示某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简单的字面关系,比如水仙花、太阳花、月季花它们无非都是属于鲜花类;而在内涵层则表示了某一文化的具体价值,它所形成的意义都是意味深长的、评价性的,比如我们在购买鲜花时,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而购买水仙、月季中的一种;而神话层则是指一种文化所能够被大家接受的概念,比如一提到鲜花,大家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花开灿烂、香气袭人的景象。文化作为承载意识形态和其他文化意义的符号体系,它的意符层可以说就是涵盖了意识形态的文化,而它的意指,即外延层、内涵层和神话层则将处于意识形态之外的、无法给出准确定位的社会意义囊括进来。

以威廉斯、费斯克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对文化所作的这一新的意义界定,可以说它赋予文化以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意义,伊格尔顿给出了他独到的评价:"这种阐释的长处是特殊到足以意味着什么,但是又宽泛到足以并非高人一等。"(5)用通俗的话来说,伯明翰学派对文化所作的定义不仅使文化表现出了它本身所蕴含的文本性的、理论概念方面的含义,同时更加注重这种文本性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指,表现出文化的社会性意义和时代性意义。针对英国传统文化主义,伯明翰学派可以说是将文化从精英独享推向了普遍大众,使文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二、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发展困境

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赋予新的含义,他们将

更多的目光投射到社会大众身上,更加注重文化的社会性价值意义,于是他们进一步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兴起的通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俗文化生成于资本主义大都市之中,来自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平民的意识与价值观,依靠先进的传播媒介传播自己的理论。基于此,伯明翰学派便极为重视民众的地位与价值,过高推崇民众在文化活动生成中的重要性,过分贬低精英文化的价值。于是不可避免地,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点走人了文化民粹主义的误区。

作为当代文化研究的衍生物,文化民粹主义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研究倾向?吉姆.麦克盖根给出了准确性的定义:"由一些通俗文化专业学人所作的知识分子的界定,认为普通百姓的符号式经验与活动比大写的'文化'更有政治内涵,更费思量。"(6)由这一准确定义可以看出,文化民粹主义其实就是伯明翰学派过分看重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将精英主义文化撇置一边,只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文化的符号意义。这种单一的文化倾向是对民众的过分依赖与对精英文化的不信任,无疑具有一定的空想性,文化民粹主义的发展将伯明翰学派带人了空前的困境中去。

首先,对于文化本身来说,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民粹主义造成了对文化的精神内涵的偏离。文化对于人来说主要是为了宣扬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精神,通过对人内心的熏陶而达到教化人类、陶冶性情的作用。在伯明翰学派看来,文化的这种教化功能主要是精英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于是他们便对这种功能过分抵制,而只是极力夸大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生产、再生产的能力。这样一来,文化的意义便被无限度地消解,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也随之消失。

其次,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民粹主义对于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价值的盲目抬高也使得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逐渐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它原本所具有的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对于文化的研究确实需要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然而如果不合理地预设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价值分量时,这种文化研究就会脱离现实。伯明翰学派并没有客观地对民众创造的文化给予评价,"民众创造、生产的文化绝非理想的民众文化。"(7)普遍大众的文化素质还不高,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很多时候还是随意性的,不够理性,这样的文化对社会教化作用不大,对自身的发展更是没有多大的益处。同时民众创造文化也是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下进行的,他们无法摆脱资

·58·

本主义商业社会的控制,仅仅依靠自身的一点原生态的文化材料是无法拼贴成完整的文化的,所以这种受资本主义控制的文化无法实现彻底的批判抵抗社会的功能。

当这种文化观念脱离了现实之后,伯明翰学派便不能像前期一样能够以独到真实的眼光来对社会文化进行思考与建构了,这时的文化观只能成为大学课堂上空洞的讲授,而无法真正介人生活,对社会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反思,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者也都无法继续承担批判现实的社会责任。于是,不可避免的,伯明翰学派走入了理论发展的困境。

三、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该往何处去

由于自身所面临的严重的理论危机以及其他一些原因,2002年6月作为伯明翰学派理论基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被迫关闭。然而,学术研究并不会因为研究中心的关闭而终止,放眼未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应该寻求怎样的一条正确道路,来促使自我的文化理论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而发展呢?

任何一种文化理论如果走上末路,都是因为它无法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伯明翰学派要寻找理论出路,必须使自己的理论能够适合现阶段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实际,对文化的符号化特性给予客观的定义,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先进的社会文化理论,只有这样,伯明翰学派才能够从困境中走出。

首先,伯明翰学派必须自我反省一下,他们对于文化的符号化观念理解的支持材料是否过于片面呢?伯明翰学派定义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而这种社会关系正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意识形态分为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由于过分看重个体民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伯明翰学派不自觉地将意识形态仅仅看作是社会个体意识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形态的一个层面,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独立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观点在这里可以给予伯明翰学派以启发,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体的表现形式在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它可以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态度和行动,以使他们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并胜任肩负的任务。"(8)所以,伯明翰学派在强调个体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的时候,还必须看到意识形态相对于个体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意识形态也会受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只有这样,伯明翰学派在观察问题时才会立足整体,而不只是局限于个体民众。

其次,伯明翰学派在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学派的优秀文化理论,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立足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实际,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统治下的社会给予了清晰的洞见,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机械复制主义等方面对当代文化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释,这些观点都可以对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启发。伯明翰学派应该在借鉴这些优秀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待民众在文化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民众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缺陷,再依据具体的社会现实,沿着自己的文化研究道路继续向前,这样的话伯明翰学派一定会客服自身理论发展的局限,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继续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伯明翰学派自成立以来,它在文化、通俗文化、亚文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文化观念对于世界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意义。然而由于伯明翰学派对于民众的过高定位和对社会的不清醒判断,使得他们的理论逐渐走向困境。不过如果伯明翰学派能够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所在,对社会给予准确的判断与定位,借鉴其他学派的优秀思想,伯明翰学派仍旧可以走出当下所遇到的困境,再一次走向世界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前列。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Raymond Williams . Culture [ MJ . Collins : Fontana New Sociology Series .1981:13.

[2]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M ].李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2.

[3]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106.

[4]约翰·菲斯特.解读电视[ M ].郑春明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27

[5]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 M ].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6]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 M ].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7]杨东篱.伯明翰学派与文化民粹主义[].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09,3.

[8]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M ].顾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