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物馆 > 中国服装史 > 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时间:2024-01-12  

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海派时尚文化研究》|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1930年,美亚织绸厂在大华饭店举行成立十周年大庆活动之时装表演

上海之所以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与其商业上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商业路段,主要包括:南京路(东至外滩、西至静安寺)、霞飞路(今淮海路)、四川路(虹口段)等。它们既是繁荣的商业街道,又是热闹的娱乐区域,且各自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吸引着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例如,南京路:楼宇设施领先、环球商品皆备、销售手段多样、服务称心一流。人们行走在南京路上往往会被左右两旁许多商店的橱窗吸引而驻足浏览,观摩欣赏一番布置美观的橱窗,所陈列的时尚产品如服装、面料、饰品、配件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如同“时尚新品发布会”。作为广而告之的媒介,橱窗在当时的商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莫觞清(后排左六)全家合影

1930年10月30日,上海美亚织绸厂邀请鸿翔公司设计制作了24套时装,然后聘请中外模特于大华饭店举行“时装秀”,此举属于国内首创。《申报》曾连续三天宣传报导,盛况空前,成为上海滩轰动一时的大新闻。50余年后,时装表演在上海改革开放后在全国率先“复活”,再次证明了上海是一座沉浸在时尚基因中的摩登城市,也是一座敢于争当时尚领头羊的城市。

 

其实,美亚织绸厂以模特表演开展销售活动,1927年就已开始。说1930年意在突出当年10月30日的美亚十周年庆祝活动。

【此文作为《海派时尚文化研究》第一章 文化与时尚|第二节 海派时尚之含义的内容补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是上海丝绸业的巨擘在上海创业的经历,也是中国丝绸业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来自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的莫觴清(1871—1932)和同乡蔡声白(1894—1977)。他们从实业伙伴发展为翁婿关系,在上海打拼出丝绸工业的崭新天地。

 

莫觴清幼入私塾,后进学堂。年少即喜英语,其父即延师教授,这是日后他与外商贸易交往极有利的前提。晚年辞去蓝乐璧洋行买办职务,过寓公生活。1932年病故于上海。

莫觴清(1871-1932)

从1903-1928年的25年间,莫觞清在上海独资创立经营的“美亚”丝厂达10家之多,年产厂丝约6000担。他的经营成功在于:

 

信息灵通善决断。其兼任蓝乐璧洋行买办,使海外丝绸信息得以把控。他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国外发来的丝业行情电报。行情看涨囤货待价而沽,下跌则尽快抛售。这是他人所无法企及的独家优势。

 

重视生丝讲质量。针对丝厂的意大利式坐缫车设备,特意聘请意大利专业人员担任总工程师专负检验产品质量之责,以确保丝织物条纹粗细恰到好处。质量管理的严苛到位,促进莫觞清的丝厂产品持续热销。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莫觞清所聘用的职员,都因精通业务、认真能干而著称,并能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决策、规避风险。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成功之道。

 

大胆聘请年轻人挑重担,这是莫觞清拓展丝绸行业成功的点睛之笔。1921年莫觞清委任蔡声白担任美亚织绸厂总经理。这个出洋留学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眼光、勇于创新、始终站在一线不断开拓、有魄力的企业家,不负重托,将“美亚”作为自己毕生努力奋斗的事业。经过市场调研,他给美亚定出的对应策略是“增资添机,罗致人才,革新管理,扩大营业”这十六字方针。

 

                                                                                                      蔡声白(1894-1977)

由于蔡声白的加盟,莫觞清的丝绸事业如虎添翼。这个以开矿为专业的留美青年,他从抓生产和管理入手,突破产品单一的不足,及其丝绸生产设备的更新。从1922年起,斥重资全部换用美国最先进的机器,诸如“文华葛”、“美亚葛”、“华绒葛”、“印度绸”、“乔其纱”、 “派立司”等诸多美亚的新老品种纷纷问世,受到市场的欢迎和用户的赞赏。产品因而供不应求,业务量大增,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产品和市场的不断提升、扩展,促使蔡声白开始谋求生产的再扩大。从1924年秋至1931年的七年间,美亚陆续共开设了十家分厂,连总厂形成了十一个工厂同时开机生产的盛况。1935年开始,美亚由上海辐射苏州、杭州、香港、广州、汉口、重庆、乐山等外地设厂。这既扩大生产能力,又规避公司集中一地的风险。特别需要说明是,蔡声白还将公司管理优化出新、大胆尝试。如由厂方与全体工人各出资一半,资方和劳方共同参与工厂的管理,这在当时可谓创新;更有关栈厂的大胆尝试(类今之保税仓库,或似今天自贸区之模式)。其中1933年春将美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决策,则充分体现出蔡声白汲取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学的营养。他虽专攻矿冶工程,但现代企业的管理精神却一脉相通。上述公司的规划和决策,及时装模特表演和拍摄《中华之丝绸》的宣传广告片,无不是现代企业精髓之展现。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时装表演队在上海精品商厦(已拆)的商场内表演

组建时装表演团队,用模特来展示丝绸服装千姿百态的妩媚柔美。这无疑是蔡声白深谙西方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的绝好抉择。1927年,中国第一个拥有专业时装模特表演队的企业,就诞生于美亚。由张昕若女士等四人组成的时装表演队,经常在各种场合为美亚织绸作推广表演,市场效应初步显示。蔡声白还借助明星的名望,如比较隆重的场合,邀请胡蝶、阮玲玉、林楚楚、陈燕燕等电影女明星,在时装表演前登台演出节目,以凸显这些明星对美亚产品的支持。事实上,由于美亚丝绸质量好,款式新,女明星的确对此情有独钟。胡蝶就曾为美亚题词道:“美亚织绸厂:我在拍电影的时候,或上舞场宴会的时候,都喜欢穿贵厂所出的各种绸缎制作的衣服。我常劝人家一同购买、裁制,她们也都满意。”

 

时装展览会名媛演习时之留影(在大华饭店)《时事新报》(1930-10-10)

1930年10月30日,美亚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使美亚丝绸的社会声誉达到极盛。社会名流、艺术家等人士,表现出极大的热诚:或亲临现场道贺、或挥毫题词留墨宝等。丝绸时装表演更是其中影响社会面大、受欢迎程度极高的一大项目:最集中的体现出她的优越性和其市场的欢迎程度。各方贵宾汇聚大华饭店舞厅(今美祺大戏院旧址),观看闻所未闻的“时装表演”:那些身着用美亚丝绸、鸿翔公司设计,制成的24套丝绸服装,展示诸如时装、旗袍、晚礼服、睡衣、常服等,并由著名的郎静山摄影。这个“时装秀”盛况空前,观众踊跃达2000余人。《申报》报道,连续三天。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美亚的产品更广为人知。这就是今天人们说的模特营销表演,可在当年已成为蔡声白经常组织的活动。

 

《美亚织绸厂十周纪念特刊》封面(1930)

1930年,刘海粟、张学良为美亚织绸厂展览会题词

到1934年,上海美亚织绸厂已经拥有22位时装模特儿。不仅如此,蔡声白更从丝绸源头的桑蚕到产品的过程拍成电影,名曰《中华之丝绸》广告宣传片,多次分赴东南亚推销宣传。中国丝绸自明代以后,再次赢得世界的热情关注和由衷喜爱。这充分显示了蔡声白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经营理念。他认为,广告宣传要让更多的受众接受,首先要选择最新潮的时尚媒体,电影,毫无疑问成为当时首选,包括模特表演:别开生面、绝无仅有。

 

                                                                                                                                                  丝业大王莫觞清的家谱占据了一楼的整面墙

转自 中国服饰商情网

 

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海派时尚文化研究》|解读美亚织绸开创中国时装秀演先河

1930年,美亚织绸厂在大华饭店举行成立十周年大庆活动之时装表演

上海之所以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与其商业上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商业路段,主要包括:南京路(东至外滩、西至静安寺)、霞飞路(今淮海路)、四川路(虹口段)等。它们既是繁荣的商业街道,又是热闹的娱乐区域,且各自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吸引着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例如,南京路:楼宇设施领先、环球商品皆备、销售手段多样、服务称心一流。人们行走在南京路上往往会被左右两旁许多商店的橱窗吸引而驻足浏览,观摩欣赏一番布置美观的橱窗,所陈列的时尚产品如服装、面料、饰品、配件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如同“时尚新品发布会”。作为广而告之的媒介,橱窗在当时的商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莫觞清(后排左六)全家合影

1930年10月30日,上海美亚织绸厂邀请鸿翔公司设计制作了24套时装,然后聘请中外模特于大华饭店举行“时装秀”,此举属于国内首创。《申报》曾连续三天宣传报导,盛况空前,成为上海滩轰动一时的大新闻。50余年后,时装表演在上海改革开放后在全国率先“复活”,再次证明了上海是一座沉浸在时尚基因中的摩登城市,也是一座敢于争当时尚领头羊的城市。

 

其实,美亚织绸厂以模特表演开展销售活动,1927年就已开始。说1930年意在突出当年10月30日的美亚十周年庆祝活动。

【此文作为《海派时尚文化研究》第一章 文化与时尚|第二节 海派时尚之含义的内容补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是上海丝绸业的巨擘在上海创业的经历,也是中国丝绸业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来自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的莫觴清(1871—1932)和同乡蔡声白(1894—1977)。他们从实业伙伴发展为翁婿关系,在上海打拼出丝绸工业的崭新天地。

 

莫觴清幼入私塾,后进学堂。年少即喜英语,其父即延师教授,这是日后他与外商贸易交往极有利的前提。晚年辞去蓝乐璧洋行买办职务,过寓公生活。1932年病故于上海。

莫觴清(1871-1932)

从1903-1928年的25年间,莫觞清在上海独资创立经营的“美亚”丝厂达10家之多,年产厂丝约6000担。他的经营成功在于:

 

信息灵通善决断。其兼任蓝乐璧洋行买办,使海外丝绸信息得以把控。他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国外发来的丝业行情电报。行情看涨囤货待价而沽,下跌则尽快抛售。这是他人所无法企及的独家优势。

 

重视生丝讲质量。针对丝厂的意大利式坐缫车设备,特意聘请意大利专业人员担任总工程师专负检验产品质量之责,以确保丝织物条纹粗细恰到好处。质量管理的严苛到位,促进莫觞清的丝厂产品持续热销。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莫觞清所聘用的职员,都因精通业务、认真能干而著称,并能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决策、规避风险。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成功之道。

 

大胆聘请年轻人挑重担,这是莫觞清拓展丝绸行业成功的点睛之笔。1921年莫觞清委任蔡声白担任美亚织绸厂总经理。这个出洋留学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眼光、勇于创新、始终站在一线不断开拓、有魄力的企业家,不负重托,将“美亚”作为自己毕生努力奋斗的事业。经过市场调研,他给美亚定出的对应策略是“增资添机,罗致人才,革新管理,扩大营业”这十六字方针。

 

                                                                                                      蔡声白(1894-1977)

由于蔡声白的加盟,莫觞清的丝绸事业如虎添翼。这个以开矿为专业的留美青年,他从抓生产和管理入手,突破产品单一的不足,及其丝绸生产设备的更新。从1922年起,斥重资全部换用美国最先进的机器,诸如“文华葛”、“美亚葛”、“华绒葛”、“印度绸”、“乔其纱”、 “派立司”等诸多美亚的新老品种纷纷问世,受到市场的欢迎和用户的赞赏。产品因而供不应求,业务量大增,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产品和市场的不断提升、扩展,促使蔡声白开始谋求生产的再扩大。从1924年秋至1931年的七年间,美亚陆续共开设了十家分厂,连总厂形成了十一个工厂同时开机生产的盛况。1935年开始,美亚由上海辐射苏州、杭州、香港、广州、汉口、重庆、乐山等外地设厂。这既扩大生产能力,又规避公司集中一地的风险。特别需要说明是,蔡声白还将公司管理优化出新、大胆尝试。如由厂方与全体工人各出资一半,资方和劳方共同参与工厂的管理,这在当时可谓创新;更有关栈厂的大胆尝试(类今之保税仓库,或似今天自贸区之模式)。其中1933年春将美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决策,则充分体现出蔡声白汲取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学的营养。他虽专攻矿冶工程,但现代企业的管理精神却一脉相通。上述公司的规划和决策,及时装模特表演和拍摄《中华之丝绸》的宣传广告片,无不是现代企业精髓之展现。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时装表演队在上海精品商厦(已拆)的商场内表演

组建时装表演团队,用模特来展示丝绸服装千姿百态的妩媚柔美。这无疑是蔡声白深谙西方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的绝好抉择。1927年,中国第一个拥有专业时装模特表演队的企业,就诞生于美亚。由张昕若女士等四人组成的时装表演队,经常在各种场合为美亚织绸作推广表演,市场效应初步显示。蔡声白还借助明星的名望,如比较隆重的场合,邀请胡蝶、阮玲玉、林楚楚、陈燕燕等电影女明星,在时装表演前登台演出节目,以凸显这些明星对美亚产品的支持。事实上,由于美亚丝绸质量好,款式新,女明星的确对此情有独钟。胡蝶就曾为美亚题词道:“美亚织绸厂:我在拍电影的时候,或上舞场宴会的时候,都喜欢穿贵厂所出的各种绸缎制作的衣服。我常劝人家一同购买、裁制,她们也都满意。”

 

时装展览会名媛演习时之留影(在大华饭店)《时事新报》(1930-10-10)

1930年10月30日,美亚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使美亚丝绸的社会声誉达到极盛。社会名流、艺术家等人士,表现出极大的热诚:或亲临现场道贺、或挥毫题词留墨宝等。丝绸时装表演更是其中影响社会面大、受欢迎程度极高的一大项目:最集中的体现出她的优越性和其市场的欢迎程度。各方贵宾汇聚大华饭店舞厅(今美祺大戏院旧址),观看闻所未闻的“时装表演”:那些身着用美亚丝绸、鸿翔公司设计,制成的24套丝绸服装,展示诸如时装、旗袍、晚礼服、睡衣、常服等,并由著名的郎静山摄影。这个“时装秀”盛况空前,观众踊跃达2000余人。《申报》报道,连续三天。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美亚的产品更广为人知。这就是今天人们说的模特营销表演,可在当年已成为蔡声白经常组织的活动。

 

《美亚织绸厂十周纪念特刊》封面(1930)

1930年,刘海粟、张学良为美亚织绸厂展览会题词

到1934年,上海美亚织绸厂已经拥有22位时装模特儿。不仅如此,蔡声白更从丝绸源头的桑蚕到产品的过程拍成电影,名曰《中华之丝绸》广告宣传片,多次分赴东南亚推销宣传。中国丝绸自明代以后,再次赢得世界的热情关注和由衷喜爱。这充分显示了蔡声白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经营理念。他认为,广告宣传要让更多的受众接受,首先要选择最新潮的时尚媒体,电影,毫无疑问成为当时首选,包括模特表演:别开生面、绝无仅有。

 

                                                                                                                                                  丝业大王莫觞清的家谱占据了一楼的整面墙

转自 中国服饰商情网